中國電源適配器發展第一階段為1976年以前,是中國開關電源,電源適配器產業發展的初期萌芽階段。各相關電源技術都不成熟,沒有系統化,標準化。外置電源在80年代之前主要還是以線性電源為主,線性電源最大缺點是體積和重量大于電源適配器,且效率低,但優點是工作穩定,電路簡單,但特別笨重,粗糙,不方便攜帶。
在80年代中期日本的東芝率先把開關電源技術用于筆記本的外置電源,它的創舉開創了世界上電源適配器發展歷史上新的一頁,也成為了世界第一個獨立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因為利用開關電源技術的電源外置所以筆記本不需要再考慮到電源轉換而產生的熱量聚集在筆記本本身,且電源適配器便于攜帶,成而為它有效的提高了筆記本電腦的商業化和普及化,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自從東芝開啟了筆記本電源全面實現了開關電源化,率先完成計算機電源換代后筆記本廠商全面效仿,在90年代電源適配器已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電器設備,程控交換機、通訊、電力檢測設備電源和控制設備電源之中。
在這一階段,隨著電源產業的逐步快速發展,廣大的電源科技工作者急需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了解外部世界。自70年代中期開始,電源科技人員自發組織技術交流,1978年召開了第一次全國電源技術交流研討會,1983年成立了中國電源學會,1986年得到國家科委的批準。就在90年代末歐洲關于電源轉換效率和待機功耗提出一系列標準將電源適配器推向了一個無法跨越的高度。電源適配器高頻化使其發展的方向,高頻化使開關電源小型化,并使電源適配器更進入更廣泛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應用,推動了高技術產品的小型化、輕便化。另外電源適配器的發展與應用在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及保護環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2001年蘋果研發出時尚而又輕巧的電源適配器,從而又將電源適配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巔峰,電源適配器被潮流帶向輕巧時尚的方向,從而電源適配器外觀給人的感覺不再像之前的外觀單一且不太美觀的印象。